高岗印象|聚焦“百千万工程”,看清远高岗如何“点石成金”绘新图
在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,一条“四好农村路”连接着宝山村与贯穿全镇的252省道。这条乡村道路全长3.8公里,经过“单改双”拓宽及加铺沥青等一系列优化建设,于去年12月实现全线贯通,为村民出行带来了安全、舒适、畅通的全新体验。
该道路是高岗镇深入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高岗镇党委、政府的共同努力下,高岗镇立足“生态发展示范区”功能定位,着力构建可感可及的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景图,推动高岗镇镇域经济持续增长,圩镇功能迅速完善,全域人居环境“颜值”不断提升,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改善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效斐然。
唤醒沉睡资源,古村蝶变新生
作为佛冈县革命火种的发源地之一,宝山村曾是粤北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据点,现存有司令部旧址、革命星火路等历史遗迹。
走进宝山村村口,原来空置的宝山小学(宝山农会旧址)如今已焕然一新,整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和资产管理科科长、驻宝山村第一书记赖君安介绍,这里将在此升级打造“初心讲堂”,打造农家书屋、家风家教展厅、人大代表联络站、红色电力史展厅等功能室,并引入集智能配电房、屋顶光伏、新能源充电桩于一体的南网E站,将此处红色遗址建成红色研学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在宝山村,闲置资源的利用不止这一处。曾经无人问津的闲置农房,如今已华丽转身,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茶室。村民和游客可以悠闲地坐在庭院里,品茶聊天,怡然自得。提及村里的变化,村民钟阿姨笑着说:“村里现在变得很漂亮,还多了很多休闲设施,我们在村里生活很舒适、很开心。”
宝山村还精心建设了环山星火步道,对法治公园、革命历史长廊、初心讲堂等节点进行改造提升,成功打造出宝山村红色革命旅游路线。不少游客表示,这些景点串联起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让人深受教育。
红色是宝山村最深刻的底色,除了深入挖掘红色特色文化,宝山村还结合百年古桥、广东省古村落、红色古驿道,以及本村山水豆腐、土炮“米酒”、百年山茶油等绿色食品,着手打造“红色+绿色+古色”文旅产业,奏响“三色经济”的主旋律。
同时,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,开展塘边、村边、溪边、路边整治约5公里,对入村道路两旁沿线1公里进行绿美提升,乡村绿化种植树木1443株,打造了“巾帼林”“党员林”“青年林”等8片特色主题林,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80%,并依托红色革命星火路,优化提升钟屋环山公园,打造全长约500米的环山步道。
在多方合力下,2024年,宝山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6万元,实现集体经济年增长30%,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三年前增长近100%。
深挖特色潜力,激活乡村业态
同样作为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村的高岗镇新联村,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女士近十年间三次到访新联村,最近一次是在2月10日的高岗豆腐节活动。
活动当天,新联村的豆腐节广场和玉兰咖啡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惊喜。“每次来都能看到新变化,现在的新联村道路更整洁、环境更优美,而且还有咖啡喝。”陈女士说。
为大力发展乡村运营,高岗镇聚焦典型村培育建设,积极探索乡村新业态,引入玉瑶山庄集团发展乡村运营,探索“O+EPC”模式,盘活农村闲置农房10余栋,建成宝山村休闲茶室、共享田园、新联村玉兰咖啡等运营点位,让“闲置地”变“聚宝盆”。
新联村玉兰咖啡于去年11月20日开业,这个新鲜事物给村里的老人带来了别样的体验。开业当天,新联村社岗下理事会会长林奕茂率先开了会员卡,并充值2000元,请村民喝咖啡。
开在村口的玉兰咖啡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,还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就业。钟媚是玉兰咖啡最早的咖啡师,曾在一线城市工作,后来回到家乡,摇身一变成为“乡村咖啡师”。
玉兰咖啡员工林贵香和钟媚一样都是返乡就业的青年,在她看来,现在在村里同样有发展和成长的空间。
近日,钟媚来到广东省团校,参加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青年兴乡培育计划千人创客省级培训班。培训期间,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:“与其漂泊他乡,不如返乡振兴家乡。”
钟媚告诉记者,培训回来后,她会结合家乡资源与自身优势,通过短视频、农产品直播销售等方式,向外界推介家乡,助力家乡发展。
如今,每逢节假日,玉兰咖啡总是座无虚席。高岗镇党委委员邝子鸣介绍,经过半年的经营,玉兰咖啡已实现自负盈亏。此外,每年正月十三,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高岗豆腐节”都会在新联村举办,欢迎广大游客到高岗镇体验豆腐文化,品尝乡村咖啡,感受传统古村落的独特风貌。
文、图|记者 梁辉森 通讯员 黄家雯 向炜怡